海华学院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 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   阅读:167926       时间:2023-08-31 09:59:48

海华学院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其时已至,其势以成,其风正劲,大有可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青途”调研团在计算机系任课教师余浩浩、中文系任课教师李萌和辅导员李晓华的指导下,由学生王凯薇带队,学生苏国鸾、杨诗雨、张城铭、吴泰鸿、韩雪、郭东洋、陈宣亦、侯思宇、共同组成“青途”调研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此次前往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乡村振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青途”调研团本次深入到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与当地村民一起,根据当地实际携手当地村支书共同了解当地绿色发展状况,一起感受乡村变化。进入新时代,振兴乡村不仅要巩固拓展乡村当地发展,而且要有力的举措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乡村的绿色发展。同样,调查团希望可以用青春书写乡村实践故事,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感受当代社会农村发展,真正做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年力量。

感受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8月1日至8月5日,“青途”调研团与当地抗美援朝老兵王信以及退伍老兵冯玉民取得联系。在村支书的帮助联系下调研团分别前往二位家中走访。忆往昔岁月峥嵘,战火燃烧的土地,硝烟弥漫的天空,即使时隔多年,但每当谈论起两位老人也非常激动。

(图为调查团成员倾听王信老兵和冯玉民老兵讲述红色历史 杨诗雨摄)

这二位老人是抗战老兵,他们前半生卫国戎马,浴血奋战,成员与王信老兵攀谈过程中,王信说到“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这是一个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在说这句话时老兵仍然坚定,在当时条件及其恶劣的情况下,就是这样必胜的决心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进。所谓“退伍不褪色”即使他们回到家乡,回归生活,但是心中依然跳动着火热的激情。此次的走访,不仅让调研团的成员们切身感受到抗战的残酷与惨烈,同时也拉近了老兵与青年的距离,不仅为他们送去了温暖与帮助,也传递了大学生奋斗向前的精神。

深入走访调查,感受乡村温情

8月6日至8月10日,在调查过程中村民用朴素的话语就革新村近几年来的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谈了很多,让调研团志愿者切实感受到了人民幸福感的提高和乡村振兴的成功,也坚定了队员们在实践中磨练本领,增长才干的信心。本次访谈让队员们增强了自身实践能力,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在社会课堂中感受劳动教育,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

随着天色渐晚,夜色落幕,调研团成员们完成调查任务。走在革新村的路上被一阵轻快的音乐声所吸引,远远看到有村民在进行弹唱,成员们了解到当地许多村民会乐器,调研团成员和大爷简单了解得知,晚间的弹唱也是为了放松身心,结束一天耕种的疲惫。这样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悠扬的歌声也让调研团的成员们逐渐忘记疲惫。

(图为村民王德全演奏吉他 杨诗雨摄)

环保减碳需宣传,共筑和谐美家园

8月11日至8月15日,“青途”调研团与当地村支书以及村长助理取得联系,为推广和促进垃圾分类,提升环保意识,调研团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传播垃圾分类理念,成员们到每家每户,进行讲解与宣传,来推广环保理念与行动,确保每位村民都可以做到正确的垃圾分类,成员们也为村民培训“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助力生态环境建设。

村干部也积极配合调研团活动,当地村干部在与调研团成员交谈中也提到本村也一直秉承着节能低碳的理念,采用太阳能路灯,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发电照明。调研团成员在和村干部讨论中了解到他们也一直保持着“乡村治理,人人有责,在建设乡村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献出一份力。”的理念才将村子由原先的乱脏差,变为现在的省级“美丽乡村”。在这次的活动中,调研团的成员们表示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进一步的了解了乡村的发展,切实的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乡村建设中去。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助理交谈 王凯薇摄)

在调查的最后,调研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深入村庄,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绿色低碳环保对当地居民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默契配合,让团队成员们在三下乡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而且这次的活动大家认识到,关注绿色村落、低碳环保的问题,对乡村绿色发展有了更好的了解。


THE END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淮北之窗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